葡萄酒的主要质量指标?
葡萄酒的主要质量指标大体可分为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两大类。感官指标主要指色泽、香气、滋味和典型性方面的要求,理化指标主要指酒精含量(酒精度)、酸度和糖分指标。 从感官指标来看,首先要求葡萄酒应具有天然的色泽。即原料葡萄的色泽,如红葡萄酒是宝石红,白葡萄酒是浅黄色。葡萄酒本身应清亮透明无浑浊。葡萄酒除应有葡萄的天然果香外还应有浓厚的酯香,不应有外来的气味,更不能有异味。滋味与香气密切相关,香气优良的葡萄酒其滋味醇厚柔润。葡萄酒的滋味主要有酸、甜、涩、浓淡、后味等。 典型性也称为风格。各种葡萄酒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同时因各地区、各厂家的葡萄栽培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同一品种的酒,其风格特点也可能各不相同。每种葡萄酒均应由自己的典型性,典型性越强越好。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对感官指标有明确的规定。 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也因酒种不同而有所不同。测定葡萄酒所含的酒精量时,需将酒中的酒精蒸馏出来,再用酒精计测定。一般甜型、加香型葡萄酒酒精度为11.0%~24.0%,其他类型葡萄酒为7.0%~13.0%。葡萄酒中含有发挥酸和不挥发酸,合称总酸。甜型、加香型葡萄酒不挥发酸含量为5.0~8.0/克·升-1,其它类型葡萄酒为5.0~7.5/克·升-1。挥发酸含量均应不超过1.1克·升-1。根据葡萄酒的酸度,可以鉴定其滋味,但如挥发酸增加则说明酒已变质。 葡萄酒的糖分因品种不同而各异,一般为9%~18%,个别也有20%以上的。具体来说,干型葡萄酒的糖分含量不得超过4.0,半干型葡萄酒在4.1%~12%之间,半甜型葡萄酒在12.1%~50%之间。 葡萄酒的主要质量指标为专业性评酒提供了依据,尤其是感官品评,是目前国内外鉴定葡萄酒品质的主要手段。
自酿葡萄酒的酒精度是多少?
一般来说,自酿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在15-16度左右。但由于生产条件的局限性,自酿葡萄酒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比较大,比如微生物和细菌导致的酒花病,还有因为氧化而产生的醋酸菌以及酒体浑浊。
红酒执行标准多少是正品?
葡萄酒标准在中国经历了2次升级,第一次是2003年国家废止的《半汁葡萄酒》行业标准,第2次是08年1月1日实施的,《葡萄酒》(GB 15037-2006)》。 经过修订的葡萄酒国家标准于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里实施,新标准给葡萄酒定下死规矩,并由推荐性国家标准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次修订新增加了按含糖量对葡萄酒进行的分类。 一、分类 按色泽将葡萄酒分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按含糖量将葡萄酒分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和甜葡萄酒;按二氧化碳含量将葡萄酒分为平静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 干葡萄酒是指含糖(以葡萄糖计)小于或等于每升4克,或者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每升2克时含糖最高为每升9克的葡萄酒; 半干葡萄酒是指含糖大于干葡萄酒,最高为每升12克,或者当总糖与总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每升2克时含糖最高为每升18克的葡萄酒; 半甜葡萄酒是指含糖大于半干葡萄酒,最高为每升45克的葡萄酒; 甜葡萄酒是指每升含糖大于45克的葡萄酒; 平静葡萄酒是指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小于0.05兆帕的葡萄酒; 起泡葡萄酒是指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等于或大于0.05兆帕的葡萄酒。 新标准还将特种葡萄酒纳入规范之列,特种葡萄酒是用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定方法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包括利口葡萄酒、葡萄汽酒、冰葡萄酒、贵腐葡萄酒、产膜葡萄酒、加香葡萄酒、低醇葡萄酒、脱醇葡萄酒和山葡萄酒9种。 二、理化指标 新标准要求,所有产品中均不得添加合成的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增稠剂。理化指标属强制性条款,共有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挥发酸、柠檬酸、二氧化碳、铁、铜、甲醇、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山梨酸或山梨酸钾11项指标。 三、等级 新标准将葡萄酒分为优、优良、合格、不合格和劣质品5个等级,分级的要求在资料性附录中,不属于强制性条款。
在正常情况下,葡萄酒的度数是8 - 15度。然而,随着酿造技术的创新和创新,一些新世界葡萄酒可以达到15.5度。这一范围内的葡萄酒程度由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决定。因为葡萄酒是用100 PE自然发酵的,使用的是纯天然酵母。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紫色葡萄皮上的白霜。 在发酵过程中,一旦葡萄酒的度数高于15度或低于8度,酵母就会失去活性并停止发酵,因此葡萄酒的度数一般在8 - 15度之间。
配制酒的国家标准?
标准: 1、新国标对发酵及其配制酒分别进行了定义。发酵酒是以粮谷、水果、乳类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酒。 配制酒是以发酵酒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 2、新国标修改了标准名称,除增加配制酒内容外,主要是将卫生标准提升为安全标准,更显出标准的重要性和强制性。新国标取消了铅的限量指标,修改了微生物限量指标。 3、原标准中熟啤酒(生啤酒)的微生物指标有3项,对产品的检测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因检测方法、培养时间长,不能满足产品销售的要求。 一般未等检验结果确定,啤酒就出厂了。现在啤酒企业加强了卫生管理和微生物控制,这两项指标不合格的可能性很小,市场样品抽检也如此,故这两项指标被取消了。 4、而第3项微生物指标——肠道致病菌,之前要求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修订后删除了志贺氏菌,只需检测前两种菌,企业一般不进行这方面检测,仅限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查。 5、此外,新国标还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其中,应以“%vol”为单位标示酒精度;啤酒应标示原麦汁浓度,以“°P”为单位;果酒(葡萄酒除外)应标示原果汁含量。 在配料表中以“××%”表示;葡萄酒和其他酒精度大于等于10%vol的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可免于标示保质期。
葡萄酒gb标准等级?
1 葡萄酒有gb标准等级。 2 这是因为在中国,gb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了葡萄酒的等级分类标准。 按照标准,葡萄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四个等级,等级主要根据葡萄的品种、采摘时间、酿造工艺等进行评估。 3 葡萄酒的gb标准等级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葡萄酒,也对于生产商来说是一种规范和保障,可以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信誉。
葡萄酒的GB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葡萄酒标准,其中包括了葡萄酒的等级划分。根据GB15037-2006《葡萄酒》标准,葡萄酒的等级划分如下: 1. 特级葡萄酒:葡萄品种、产地、酒精度数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口感优秀,价格较高。 2. 一级葡萄酒:有较高的品质要求,但没有特级葡萄酒那么严格。 3. 二级葡萄酒:品质一般,价格相对较低。 4. 三级葡萄酒:品质较差,通常用于餐饮等低端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等级划分只是针对中国国内的葡萄酒市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葡萄酒等级划分可能有所不同。
干红葡萄酒是指葡萄酒在酿造后,酿酒原料(葡萄汁)中的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标准为残糖量小于或等于4.0g/L的红葡萄酒。 1.感官要求 a.色泽:紫红、深红、宝石红、红微带棕色、棕红色(红葡萄酒)。 b.澄清程度:澄清,有光泽,无明显悬浮物(使用软木塞封口的酒允许有少量的软木渣,装瓶超过1年的葡萄酒允许有少量沉淀)。 c.起泡程度:起泡葡萄酒注入杯中时,应有细微的串珠状气泡升起,并有一定的持续性。 d.香气:具有纯正、优雅、怡悦、和谐的果香与酒香,陈酿型的葡萄酒还应具有陈酿香或橡木香。 e.滋味:干、半干葡萄酒:具有纯正、优雅、爽怡的口味和悦人的果香味,酒体完整。 半甜、甜葡萄酒:具有甘甜醇厚的口味和陈酿的酒香味,酸甜协调,酒体丰满。 起泡葡萄酒:具有优美纯正、和谐悦人的口味和发酵起泡酒的特有香味,有杀口力。 f.典型性:具有标识的葡萄品种及产品类型应有的特征和风格。
葡萄酒的GB标准等级是指中国制定的葡萄酒国家标准规定的葡萄酒质量等级,按照颜色、香味、口感、杂质等多个质量指标,将葡萄酒分为一至五级。不同等级之间差别较大,应用于不同场合。 1. 一级: 优质甜葡萄酒 2. 二级: 芳香型葡萄酒 3. 三级: 优质葡萄酒 4. 四级: 普通葡萄酒
回 葡萄酒GB标准一共分为5个等级我国实施了一项叫做《GB15037-2006》的标准,这是一项葡萄酒质量控制的国家标准,共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优质葡萄酒、普通葡萄酒、次优葡萄酒、杂交葡萄酒和果酒等级。 不同的葡萄酒等级具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要求,具体要求以国家标准为准。 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可以注意产品的等级,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经济能力的葡萄酒等级,以获得更好的品质保证。